(通讯员 严碧云、屈玮)4月27日下午,一群年轻人在“厨师”的指导下,有的打鸡蛋、有的搅拌面粉、有的切水果……这不是专业厨师在做西点,而是武昌工学院的学生在上劳动教育实践课。普通的面粉和鸡蛋经过同学们之手,脱胎换骨,幻化成一件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精神,校领导立足学校实情,统筹安排,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工处联合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着力打造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育人规律、彰显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围绕“培养方案”,实施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劳动教育形式,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创新性劳动能力培养有机融入专业课,将服务性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实践课,将日常生活劳动融入学生的起居饮食,切实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实际,学校在校内开展了一批特色实践课程,如“快乐烘焙”“寝室装扮大比拼”“校园文明绿化管理区”等特色实践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劳动教育实效,改变了一部分学生不尊重劳动、不尊重普通劳动者的观念,提升了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