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余胜任)2022年5月29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承办的“同课异构·协同共研”集体备课活动在腾讯会议平台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第八章专题集体备课。来自全国1200多名思政课教师参加了此次盛会。受组委会邀约,我校马克思主义主义学院全体“纲要”课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此次集体备课会邀请众多名家大师集中进行“云端”备课指导。国家中央马工程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纪亚光以《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为题做了指导性发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版)编写组主要成员,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朝阳以《以鲜活方式讲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题作了交流发言。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青雪燕老师交流的主题是《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三位专家从教材编排意图的阐述,到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乃至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和展开,都做了深刻充分的说明。会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课老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和学习心得。
管媛媛老师说,感谢“同课异构·协同共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集体备课会,让我有幸聆听了三位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深受启迪。纪亚光教授从教材修订的角度总体解读了第八章的知识构架,让我对教材有了新理解;青雪燕老师课件设计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以生为本,使我深受启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朝阳教授的“鞋子论”这种鲜活的教学方式生动形象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鞋子”的探索,生动的语言、详实的案例,入眼入耳入心入脑!我作为思政课教师,日后教学设计应更具特色,贴近学生,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明!
高玲老师认为,今天同课异构活动中,几位资深教授讲解十分精彩丰富!对于我们课程教学启发很大。上好一门课不易,需要长期不断学习思考与反思,纪亚光教授以深厚的专业知识能力向我们诠释了一名专业课应有的知识深度广度热度,李朝阳教授以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这一章节为例,生动的演绎了以鲜活方式进行课程教学重要性;青雪燕老师以问题链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有深度的有水平的课堂,应该是提出经典问题引发思考进行探讨解决的方式。
徐婷老师说,通过“同课异构”平台,有幸聆听三位专家名师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带来的关于《纲要》课的精彩解读与教学展示。纪亚光教授从宏观的角度解读了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李朝阳教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解读了如何以鲜活方式讲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四双鞋子”理论让人印象深刻。青雪燕老师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方式解读和展示了“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理论,不仅解答了学生关于“道路”选择的困惑,也让身为思政教师的我茅塞顿开。总之,这是一场收获良多的视听盛宴。
朱文君老师认为,通过聆听专家授课,学习到了很多技能,比如本章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进行重难点的剖析,如何抽丝剥茧,层层递进阐述理论,如何使用弹幕活跃课堂气氛等授课方法。从而对必读文献——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中强调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全面正确的历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刘璇老师认为,本次学习最大收获:精读教材,深耕教材!纪教授从新旧教材内容变化入手,帮助一线教师精准把握教材,优化教学设计,实现教与学有效衔接;李教授通过把握教学核心内容进行设问,将教材内容有效整合,更好地引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