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增强课部教师科研意识,贯彻落实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的理念,鼓励教师立足本职,通过研究积极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科研促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提升思政课部整体科研实力。
二、提高科研学研究水平,落实学校目标责任中的科研指标。将课部教师人均发表一篇文章作为课部基础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破。明确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申报省级及以上课题不得少于1项。提高科研论文质量,积极向高水平期刊投稿,努力完成四篇以上核心期刊论文目标。
三、组建科研团队,夯实科研基础。在2017年课部以副教授牵头组建两个科研团队基础上,加强团队建设,力争申报一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条件成熟后申报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团队研究方向相对固定,重点围绕教学工作开展研究工作,根据教学团队成员特长开展科学研究。
四、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依托产业发展需求、学科专业优势和教师研究基础,明确1-2个科研重点方向,积极申报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项目进行统筹规划,避免过于集中申报某一类课题。2018年思政课部计划申报一项以上国家级课题、两项以上省级课题、三项以上校级课题,成功申报一项省级以上课题。纵向项目经费至少2万元(包括上级项目主管部门资助经费和学校配套经费)、横向课题立项至少1项或到账经费至少5万元。
五、落实《武昌工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以“老”带新,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实现课部整体科研实力的“教”“学”相长。
六、加强校内外交流合作。一是借外力。不定期聘请校外专家进校进行科研讲座,指导课部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同时,加强兄弟院校的联系沟通,开阔视野,取长补短。二是聚内力。开展课部学术交流活动,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每年均要组织课部内的学术交流活动,交流学术心得,介绍学术前沿问题。从理论上、情感上和政策上调动教师投入科研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搞科研”的良好氛围。
七、保障措施
1.将科研水平与教师年度考核相结合。
2.将科研申报任务分解到人,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有一次课题申报经历。
3.思政课部为教师科研提供便利条件。